枢纽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互动模式探析——基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的实践经验

被引:4
作者
郭砚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关键词
枢纽型社会组织; 社会空间; 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社会组织的迅速发展是单位体制改革的结果,社会组织在数量和种类上的激增证明社会发展对其存在的需要。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政府与市场、企业和各社区民间组织之间的连接纽带;是实现个人参与社会互动的有效渠道;是鼓励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事务的物理平台;是改善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有利媒介;是对社会服务管理协同机制的创新。在社会空间理论视角下,运用资本的概念对中关村街道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枢纽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及互动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实践与反思[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 1998
[2]  
组织理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斯科特, 2011
[3]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 1997
[4]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J].
BOURDIEU, P .
THEORY AND SOCIETY, 1985, 14 (06) :723-744
[5]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J]. 王名,刘求实.  中国非营利评论. 2007(01)
[6]   资本全球化视阈下的几个社会空间问题——马克思的社会空间思想初探 [J].
李春敏 ;
章仁彪 .
天津社会科学 , 2010, (03) :4-9+15
[7]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华夏出版社 , (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著, 2001
[8]   社会空间·场论 [J].
杨彬 .
北方论丛, 1996, (06)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