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借力社会组织“诉求-承接”的视角

被引:14
作者
彭小兵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群体性事件; 邻避效应;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3 [公共秩序管理];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1204 ; 120401 ;
摘要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邻避效应突破边界规模后产生的社会冲突事件。阻滞邻避运动向群体性事件演变、转化,治理方向是影响民众对于政府策略选择概率的预期以及采取两种策略的预期收益差,治理思路是在公共决策前开放民意沟通渠道,以制度化的方式获得公民授权,建立代议机制。社会组织"诉求-承接"的参与治理机理及其所揭示的机制创新表明,社会组织可以充当这种制度化的代议机构。由此,应构建一个以利益均衡格局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决策,参与经济项目的缔约与运作过程,以增进环境治理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防治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J].
彭小兵 ;
杨东伟 .
社会工作, 2014, (06) :16-27+151
[2]   邻避效应向环境群体性事件转化的机理研究——以四川什邡事件为例 [J].
彭小兵 ;
朱沁怡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6) :78-89
[3]   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心理机制及其防治——基于社会工作组织参与的视角 [J].
彭小兵 ;
周明玉 .
社会工作 , 2014, (04) :30+32+31+33-40+152
[4]   邻避冲突的属性分析与治理之道——基于邻避研究综述的分析 [J].
王佃利 ;
徐晴晴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12) :83-88
[5]   懦夫博弈 [J].
邓穗欣 .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2, (19) :28-28
[6]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分析 [J].
周恩毅 ;
刘洋 .
商业时代, 2012, (14) :109-110
[7]   “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 [J].
何艳玲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2-114
[8]   第三部门及其社会管理功能 [J].
王玉明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1, (07) :36-40
[9]  
新编党的建设辞典[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叶笃初等, 2009
[10]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E.S.萨瓦斯(E.S.Savas)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