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不平衡增长周期: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齐昊 [1 ]
潘忆眉 [2 ]
王小军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不平衡增长周期; 马克思;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以中国长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周期性波动为关注点,探究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学规律。本文将产业结构不平衡程度的周期性波动定义为不平衡增长周期,并基于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和中国经济的制度特征分析了这种周期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不平衡增长会提高经济未来的平衡增长率,但必然要求劳动报酬份额下降。正是不平衡增长对分配的影响与国家追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双重目标共同导致了不平衡增长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 / 26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新中国70年的经济增长:趋势、周期及结构性特征 [J].
李帮喜 ;
赵奕菡 ;
冯志轩 .
管理世界, 2019, 35 (09) :16-29
[2]   投资品部类的自主积累和增长在何种条件下是可能的——基于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考察 [J].
冯金华 ;
孟捷 .
中国经济问题, 2019, (04) :3-18
[3]   中国工业化的经济逻辑:从重工业优先到比较优势战略 [J].
邓宏图 ;
徐宝亮 ;
邹洋 .
经济研究, 2018, 53 (11) :17-31
[4]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于劳动力市场视角的分析与检验 [J].
赵旭杰 ;
郭庆旺 .
管理世界, 2018, 34 (03) :51-67
[5]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基于历史投入产出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J].
林晨 ;
陈斌开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2) :825-846
[6]   理解商业周期:基于稳定和非稳定机制的视角 [J].
龚刚 ;
高阳 .
经济研究, 2013, 48 (11) :17-26
[8]   “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不平衡结构特征 [J].
陈璋 ;
黄彪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3, (03) :5-15
[9]   扩大再生产的动态最优模型——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解说 [J].
李海明 ;
祝志勇 .
经济科学, 2012, (06) :12-22
[10]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J].
干春晖 ;
郑若谷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4-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