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关系”有用吗——非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多模型复制与拓展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陈云松 [1 ]
比蒂沃克尔 [2 ,3 ]
亨克弗莱普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
[3]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因果推断关系; 一阶差分模型; 内生干预效应;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3.03.006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找关系"本身是否有利求职的分析往往因忽视内生性问题而不具因果推断力,且关注的多为欧美自由市场经济。本文运用"一阶差分"和"内生干预效应"模型,对合作者14年前发表的前东德职业声望研究进行复制和拓展,并对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代表计划经济和转型期经济的前东德与当代中国,"找关系"本身与求职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在前东德研究中,求职方式中的自选择导致估计量上偏,而中国研究中自选择问题导致估计量下偏。针对这一差异,本文给出了"正向选择"和"逆向选择"的诠释:前东德工人中能力强者倾向于使用社会关系,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城镇,能力弱者倾向于"找关系"以弥补自身劣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8+243 +24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 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Bian Yanjie,John Logan. American Sociologist . 1996
[2]  
"Social Networks and Occupational Choice.". Bentolila,S,C.Michelacci,J.Suarez. . 2003
[3]   社会资本和社会网无用吗? [J].
梁玉成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5) :50-82+243
[4]   逻辑、想象和诠释: 工具变量在社会科学因果推断中的应用 [J].
陈云松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6) :192-216+245
[5]   走向开源的社会学 定量分析中的复制性研究 [J].
陈云松 ;
吴晓刚 .
社会, 2012, 32 (03) :1-23
[6]   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 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 [J].
陈云松 ;
范晓光 .
社会, 2010, 30 (04) :91-117
[7]   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 [J].
吴愈晓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5) :128-152+244
[8]   社会网络资源在职业配置中的作用 [J].
张文宏 .
社会, 2006, (06) :27-44+209
[9]   就业体制转型的模式比较:东德与中国 [J].
陈凌 .
管理世界, 1999, (01) :3-5
[10]  
Book Reviews: Categorical Longitudinal Data: Log-Linear Panel, Trend, and Cohort Analysis Jacques A. Hagenaars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0. 398 pp. Scott R. Elias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tatistics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