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规模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24
作者
黄延廷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地流转; 边际效益; 保障功能; 农地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目前农地制度的框架下,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边际效益悬殊仅使农地流转成为可能,农地的流转收益低以及农地的保障功能较重严重地束缚着农地的流转,农地的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仍不可能得到实现。农地制度一定要重新安排。"股权农地+保障农地"的农地制度创新可提高农民农地的流转收益同时又能兼顾农地的保障功能,这样,农民流转农地的经济驱动力加强了,也没有了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农地流转、农地规模化经营可顺利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农地抛荒的经济学分析 [J].
徐莉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8) :60-64
[3]   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多元回归分析 [J].
李敏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1) :81-84+93
[4]   小农体系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 [J].
姚洋 .
读书, 2010, (02) :20-30
[6]   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 [J].
李培林 ;
李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1) :119-131
[7]   生态农业与耕地的可持续发展 [J].
王文军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5) :17644-17645+17648
[8]   农地流转市场何以形成——以红旗村、梨园屯村、湖村、小岗村为例 [J].
邓大才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3) :26-35
[9]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法律制度研究 [J].
宋德新 ;
马绍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6 (02) :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