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被引:45
作者
张玉林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中国乡村; 大清场; 圈地运动; 中英比较;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150123.002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D922.3 [土地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30107 ;
摘要
1990年代以来席卷中国的征地拆迁浪潮,实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清场运动。从开发区建设到城市的扩张,从"撤村并居"到"土地整理",都以消灭农村、驱逐小农为归结:迄今已经吞噬了8 300多万亩耕地、清除了至少140万个自然村和1亿2 700多万小农。这场运动尚未结束,但是就已知的结果来看,它很快就达到了"英国的一切剥夺方法的顶点",比英国的圈地运动更为暴烈和迅猛。而从推动大清场的综合动力来看,它不同于"农业革命"的技术需求,也超越了"原始积累"的初始需要,包含着由极端的发展主义催生的"贱农主义"和城市信仰,因此也表现为又一场文化意义上的"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使中国社会充满了暴戾之气,也具有显著的反自然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45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建筑装饰业农民工底层地位“合法性”的形塑与强化.[J].赵德雷;.中国研究.2014, 02
[2]   当今中国的城市信仰与乡村治理 [J].
张玉林 .
社会科学, 2013, (10) :71-75
[3]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二维多元利益格局优化 [J].
张远索 ;
张占录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6) :58-65
[4]   增减挂钩四辩 [J].
李倩 .
中国土地, 2013, (02) :8-12
[6]   土地增减挂钩及其发展主义逻辑 [J].
叶敬忠 ;
孟英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10) :43-50+111
[7]   昆山自然村消失调查 以花桥镇为例 [J].
徐秋明 .
江苏地方志, 2012, (04) :27-29
[8]   论暴力与群体性事件 [J].
陈良咨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7 (06) :63-71
[9]  
新时期农村居民点建设对城乡空间重构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J].徐菊芬;.江苏城市规划.2011, 10
[10]   大规模农地流转的经济与社会后果分析——基于皖南林村的考察 [J].
王德福 ;
桂华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02) :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