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传胜 [1 ,2 ]
方明 [1 ,2 ,3 ]
刘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国土空间结构; 主体功能区; 网络化空间系统; 新型增长极;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1.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1978年以来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发育的主要特征。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两横三纵"的国土空间开发架构,人口和GDP呈现向沿海沿江集聚的态势,且经济发展水平由下游向上游呈梯级下降,农业生产空间向上游、山区转移且多与贫困地区交叠,国土空间整体开发强度较大,资源环境压力突出。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优化应遵循国土空间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按"点、线、面"形式组织国土空间结构。从"面"上看,应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细化空间功能单元和区域类型,控制开发强度,近期应对一些需求迫切的关键区域加以重点关注。从"线"上看,主要通过城市群核心城市节点间快速连接轴线的建设,完善网络化、开放型的国土空间系统。从"点"上看,应以国家级城市群、国家新区建设为重点,培育新型增长极(群)。同时,通过上述途径建立合理的工业生产与城镇生活空间、保障农业生产空间、优化农村生活空间、建立多样化生态屏障空间,促进公平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若干问题与建议 [J].
刘毅 ;
周成虎 ;
王传胜 ;
孙贵艳 ;
康蕾 ;
方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45-1355
[2]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 [J].
樊杰 ;
王亚飞 ;
陈东 ;
周成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36-1344
[3]   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构建及其分析路径 [J].
陈雯 ;
孙伟 ;
吴加伟 ;
陈诚 ;
闫东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88-1397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与分级梯度发展重点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王振波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1) :1398-1408
[5]  
长江三角洲PM2.5质量浓度遥感估算与时空分布特征[J]. 徐建辉,江洪.环境科学. 2015(09)
[6]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86-201
[7]   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问题 [J].
樊杰 ;
郭锐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1-6
[8]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J].
樊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2) :193-206
[9]   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初步研究 [J].
雷静 ;
张琳 ;
黄站峰 .
人民长江, 2010, 41 (03) :11-14
[10]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的基础性作用 [J].
樊杰 ;
陶岸君 ;
陈田 ;
张文忠 ;
高晓路 ;
徐勇 ;
王传胜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5) :38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