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被引:8
作者
刘志高 [1 ,2 ]
刘卫东 [1 ,2 ]
贺灿飞 [3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4]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机遇与挑战; 学科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摘要
文章首先回顾了国际经济地理学发展历程,其发展不仅是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还受来自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影响,并具有坚实的科学哲学基础。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在认清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坚持优良传统——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并积极占领国际学术战略高地;需要在加强具体问题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科学哲学和方法论基础;需要在坚持地理学基本思维和方法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外来学科的知识;需要坚持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议题多样性的有机统一;需要努力改善学术生态环境,为中国经济地理学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文章最后指出,未来经济地理学的重大研究领域应该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区域间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全球化、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发展的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研究新变化,气候变化区域响应,区域自然灾害的预警、危机恢复管理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07 / 4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建所70周年工业地理学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 [J].
张雷 ;
高菠阳 ;
刘卫东 ;
陆大道 ;
陈汉欣 ;
赵令勋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4) :426-432
[2]   西方经济地理学理论建构的发展与论争 [J].
苗长虹 ;
魏也华 .
地理研究, 2007, (06) :1233-1246
[3]   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机遇与任务 [J].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2004, (S1) :3-7
[4]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 [J].
蔡运龙 ;
陆大道 ;
周一星 ;
王缉慈 ;
秦其明 ;
李有利 ;
柴彦威 ;
张镱锂 ;
刘卫东 ;
王劲峰 ;
宋长青 ;
冷疏影 ;
王民 .
地理学报, 2004, (06) :811-819
[5]   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 [J].
刘卫东 ;
陆大道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01)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