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变化以及地方认同的建构

被引:44
作者
李凡 [1 ,2 ]
杨俭波 [1 ,2 ]
何伟财 [1 ]
机构
[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
[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国土资源环境与旅游研究中心
关键词
祠堂文化景观; 地方认同; 城市化; 佛山;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3.06.004
中图分类号
TU-05 [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1301 ;
摘要
祠堂曾经是佛山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祠堂文化景观也发生了改变。在对佛山市区现存祠堂景观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位于城乡边缘带和城中村的典型社区进行深度访谈。研究表明,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在空间和功能上都发生明显变化。尽管其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的倾向,但通过集体记忆和怀旧空间的地方形塑,仍然强化了以祠堂为中心的地方认同感。而且,在快速城市化、全球化过程中,地方与认同的关系既受到外生文化渗透的影响,又有内生文化认同作用的增强。祠堂文化景观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地方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与之相应,地方认同也正在重新构建。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述评与广州案例解读 [J].
钱俊希 ;
钱丽芸 ;
朱竑 .
人文地理, 2011, 26 (06) :40-44
[2]   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 [J].
朱竑 ;
钱俊希 ;
陈晓亮 .
人文地理, 2010, 25 (06) :1-6
[3]   从祠堂视角看明至民国初期佛山宗族文化景观的流变和社会文化空间分异 [J].
李凡 ;
朱竑 ;
黄维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929-937
[4]   村落祠堂的功能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J].
朱华友 ;
陈宁宁 .
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2) :86-94
[5]   论穗港两地祠堂的保护与利用 [J].
尚杰 ;
黄佩贤 .
东南文化, 2008, (04) :93-96
[7]   城市化进程中的宗族变迁——以深圳龙西客家社区为例 [J].
田阡 ;
孙箫韵 .
广西民族研究, 2007, (02) :61-67
[8]   楠溪江流域宗族与学术高峰 [J].
赵英丽 ;
韩光辉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6, (01) :42-48
[9]   都市化进程中华南宗族的演变动态:以南景村为例 [J].
高崇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37-144
[10]   论民族作为历史性的表述单位 [J].
彭兆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2) :137-14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