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距离阻碍跨区域产学研合作绩效了吗?

被引:43
作者
陈光华 [1 ]
王烨 [2 ]
杨国梁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理距离; 跨区域; 产学研合作; 专利; 新产品;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5.01.011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以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例,采用专利与新产品为因变量,构建负二项分布模型,实证检验了地理距离对跨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理距离对专利产出的影响不显著,对新产品产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产学研合作促进政策应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对新产品创新绩效提升的积极作用,区别对待以专利或者新产品为技术创新收益占有方式的不同产业,并鼓励以"为我所用,不一定为我所有"的方式撬动外地高水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多维邻近性对跨区域技术创新合作的影响——基于中国共同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党兴华 ;
弓志刚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10) :1590-1600
[2]   基于网络模型的跨地区技术转移的研究 [J].
赵尚梅 ;
史宏梅 ;
杜华东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3, 25 (05) :54-61
[3]   技术距离、地理距离与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效应——基于联合专利数据的研究 [J].
刘志迎 ;
单洁含 .
科学学研究, 2013, 31 (09) :1331-1337
[5]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J].
柳卸林 ;
潘铁 .
中国科技产业, 2008, (06) :54-59
[6]   北京地区科学技术成果在中国的扩散模式——从技术市场的角度看 [J].
柳卸林 ;
贾蓉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2) :32-38
[7]   技术创新成果的可占有性——来自中国的实证分析 [J].
朱爱辉 ;
黄瑞华 .
科学学研究, 2007, (05) :971-977
[8]   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 [J].
王毅 ;
吴贵生 .
科研管理, 2001, (06) :114-121
[9]  
我国科技资源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D]. 徐建国.清华大学 2005
[10]  
中外技术转移模式的比较[M]. 科学出版社 , 柳卸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