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李义奇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政府; 纵向社会结构; 人格化交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纵向社会结构下政府的超强控制能力与人格化交易习俗下市场基础的薄弱,决定了政府角色在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是并存一体的,政府在促进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市场活力弱化、现代银行先天不足等问题。当消极因素的逐渐积累直至其占上风时,政府就有退出金融市场的激励。但是,受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的制约,政府无法实现完全退出。在此情况下,政府应该在干预金融中趋利避害,以推动市场金融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诚信制度是货币制度的基础 [J].
李义奇 .
生产力研究, 2004, (05) :60-61+71
[2]   解读中国农贷制度 [J].
张杰 .
金融研究, 2004, (02) :1-8
[3]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J].
朱荫贵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6) :174-189+208
[4]   抗战前中国金融业市场活力的弱化 [J].
杜恂诚 .
档案与史学, 2001, (04) :40-46
[5]   金融抑制过程中政府收益的经验研究及国际比较 [J].
李广众 .
世界经济, 2001, (07) :16-19
[6]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 [J].
道·诺斯 .
改革, 1995, (03) :52-56
[7]  
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M]. 山西经济出版社 , 张杰著, 1998
[8]  
乡土中国[M]. 三联书店 , 费孝通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