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研究

被引:3
作者
韦长伟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无直接利益冲突; 社会文化; 社会变迁; 基层政府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无直接利益冲突"自提出以来,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实务部门的广泛热议和关注。研究中也出现了"非直接利益冲突"、"半直接利益冲突"、"社会泄愤事件"等说法,它们共同形成了此类冲突研究中的一组相似性的家族概念。从总体上来说,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文化、社会变迁和基层政府管理的视角对这种冲突现象的各种议题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就已有的文献而言,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追因研究上,而追果研究路径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西方冲突管理的应急式与常规化 [J].
韦长伟 .
云南社会科学 , 2011, (02) :5-9
[2]   “向政府泄愤的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研究 [J].
李伟南 ;
陈玉梅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2 (04) :44-48
[3]   论发泄型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特征与媒体报道 [J].
曾庆香 ;
李蔚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 (08) :34-38
[4]   “半直接利益冲突”:诠释农民上访行动的新视角——对豫东S村一起上访事件的解读 [J].
李春锋 .
浙江学刊, 2010, (04) :174-178
[5]   “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挑战及应对机制 [J].
刘勇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 (03) :104-107
[6]   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群体性泄愤事件研究 [J].
高选 .
甘肃社会科学, 2010, (03) :146-148
[7]   群体性事件与非直接利益冲突 [J].
谢海军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2 (03) :69-72
[8]   “非直接利益冲突”的特点及根源——以重庆万州事件、四川大竹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为例 [J].
吴传毅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27 (03) :56-60
[9]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心理疏导机制构建 [J].
刘勇 .
云南社会科学, 2010, (01) :44-48
[10]   基层政府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矛盾方式探析 [J].
顾绍梅 .
中州学刊, 2010, (01)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