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主体及推进策略分析

被引:29
作者
孔祥智
毛飞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中期阶段; 家庭农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党在新时期的农业现代化战略除了强调农业自身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以外,还更加重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拉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2亿多小农户。资源禀赋、经营规模的大小并非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在新时期,即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工业化和城镇化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我国农业生产以小规模经营的兼业农户为主体的现状还将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将最终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未来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如何为专业农户和家庭农场服务上。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应用的效果、安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M].孔祥智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研究.[M].郑有贵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