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实施利益补偿的价值判断与政策导向

被引:25
作者
吴玲 [1 ,2 ]
刘腾谣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利益补偿; 价值判断; 政策导向; 粮食主产区; 粮食主销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目的]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问题,都将其列为重中之重。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地带和关键区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协调区域发展,必须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主旨,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区域基础。[方法]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借助统计年鉴,通过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分析,比较13个粮食主产区和7个粮食主销区在10年间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差距。[结果]粮食主产区在粮食产量、粮食播种面积等方面的生产规模优势和生产能力显著,对我国经济社会贡献巨大;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主产区需要支付高额的生产费用,承担运输成本与储存成本,无法通过市场获得补偿;粮食产销区之间囿于主体功能与发展责任的迥异而导致经济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人均地区总产值、地区财政收入、人均地区财政收入、城镇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差别。[结论]据此提出,必须实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需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价值选择与国家政策导向:应在中央政府、区域政府层面完善相应的政策:一是国家层面制定粮食主产区区域政策;二是完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三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精准度;四是建立产销区利益联动机制;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粮食金融化视角下粮食安全问题思考 [J].
张振霞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 (02) :195-198
[2]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现状调查与思考——以黑龙江省为例 [J].
赵勤 .
经济论坛, 2016, (01) :76-81
[3]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J].
陈沫 .
农场经济管理, 2015, (11) :22-26
[4]   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关系研究:粮食直补是“杀富济贫”吗? [J].
阮荣平 ;
郑风田 ;
刘力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 8 (05) :121-127
[5]   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利益补偿途径分析——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2002-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蔡保忠 ;
曾福生 .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5, 40 (02) :16-19
[6]   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研究 [J].
乔鹏程 .
河南社会科学, 2014, 22 (06) :81-84
[7]   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发展非均衡的表现及根源分析 [J].
余亮亮 ;
蔡银莺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4, (04) :208-213
[8]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经济分析 [J].
沈琼 .
世界农业, 2014, (05) :6+1-5
[9]   粮食安全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新思路 [J].
张扬 .
现代经济探讨, 2014, (01) :70-73
[10]   构建黑龙江省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初探 [J].
王有国 .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 30 (06)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