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特质——一个社会网的观点

被引:45
作者
李智超
罗家德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网; 关系; 结构; 圈子; 自组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文章首先梳理了社会网理论的架构,合理的治理机制、社会结构是要在密网与疏网、结构洞与密封团体、耦合与脱耦、自组织与层级治理之间取得动态平衡。以本土化的社会网视野来看,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与关系网络是"差序格局"和"情境中心"的,"差序格局"中的"人情交换"将工具性行为与情感性行为加以平衡,它是拓展信任网络与取得社会资源的重要来源;"情境中心"则反映出中国人善于依情境不同动态变换圈子边界的特点,分圈里和圈外进行自组织与层级的组织运作。"熟人关系"(人情交换)、"圈子"和自组织的治理机制正是理解中国人组织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键所在,社会网分析可以为此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分析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自组织——市场与层级之外的第三种治理模式[J]. 罗家德.比较管理. 2010(02)
[2]  
圈子理论——以社会网的视角分析中国人的组织行为[J]. 罗家德,王竞.战略管理. 2010(01)
[3]   社会网研究的架构 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 [J].
罗家德 ;
王竞 ;
张佳音 ;
谢朝霞 .
社会, 2008, (06) :15-38+223
[4]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J].
翟学伟 .
社会学研究, 2004, (05) :48-57
[5]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翟学伟著, 2001
[6]  
Guanxi Revisited: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amiliar Ties in a Chinese Workplace[J] . Jar‐Der Luo.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 2011 (2)
[7]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J] . Kwang-kuo Hwang.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87 (4)
[8]  
Social Structure from Multiple Networks. II. Role Structures[J] . Scott A. Boorman,Harrison C. Whit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6 (6)
[9]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 .2 Simmel Georg. University of Chicago . 1908
[10]  
Boss Island:The Subcontracting Network and Micro-Entrepreneurship in Taiwan''s Development .2 Shieh,G.S. Peter Lang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