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控制人、负债融资与利益侵占: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15
作者
宋小保
机构
[1] 汕头大学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最终控制人; 负债融资; 利益侵占;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 民营企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76.5 [私营企业];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基于中国股权较为集中的资本市场背景,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与企业负债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越大,企业的负债率即越高,反映了"股东-债权人"冲突在集中股权结构下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负债融资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相机治理作用,还可能成为最终控制人利益侵占的对象.研究同时发现,对于最终控制人兼任企业的最高级管理者或者所持现金流权越低的公司,其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与负债率的负相关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说明该种情况下的"股东-债权人"冲突也更加严重.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进一步证实了最终控制人可能会通过提高负债率实现风险转移和利益侵占.
引用
收藏
页码:1633 / 16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债务融资和掠夺——来自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冯旭南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3) :943-968
[2]   政府治理、控制权结构与投资决策—基于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陈德球 ;
李思飞 ;
雷光勇 .
金融研究, 2012, (03) :124-138
[3]   控股股东卷入、两权偏离与营销战略风格——基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的视角 [J].
唐跃军 ;
宋渊洋 ;
金立印 ;
左晶晶 .
管理世界, 2012, (02) :82-95
[4]   政府干预、资本投向与结构效率 [J].
郝颖 ;
刘星 .
管理科学学报, 2011, 14 (04) :52-73
[5]   国家控制、债务融资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基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雒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3) :107-115
[6]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政府干预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J].
肖作平 .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05) :144-152
[7]   治理环境、超额持有现金与过度投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杨兴全 ;
张照南 ;
吴昊旻 .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05) :61-69
[8]   经营负债杠杆与金融负债杠杆效应的差异性检验 [J].
黄莲琴 ;
屈耀辉 .
会计研究, 2010, (09) :59-65+97
[9]   政府干预、GDP增长与地方国企过度投资 [J].
唐雪松 ;
周晓苏 ;
马如静 .
金融研究, 2010, (08) :33-48
[10]   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 [J].
俞红海 ;
徐龙炳 ;
陈百助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1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