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作物种植结构快速调查技术与应用

被引:17
作者
吴炳方
范锦龙
田亦陈
李强子
张磊
刘兆礼
张广录
何隆华
黄进良
江晓波
颜长珍
许安
张维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 中国科学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9] 南昌大学 北京
[10] 长春
[11] 石家庄
[12] 南京
[13] 武汉
[14] 成都
[15] 兰州
[16] 广州
[17] 南昌
关键词
种植结构; 调查; GVG; 样条采样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现有种植结构的分析都是基于统计数据 ,时效性低及精度差 ,难以及时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以“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使用的GVG农情采样系统和样条采样框架为基础 ,提出了快速获取全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技术方法 ,并以 2 0 0 2年为例 ,开展全国夏粮和秋粮种植结构的调查与现状分析。全国夏粮的粮经比例为 5 8%∶2 1% ,秋粮的粮经比例为 79%∶14 % ,粮食作物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调查表明 ,全国范围的种植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很大。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成数最高 ,达到38% ,是中国的大豆主产区 ;吉林和辽宁两省的春玉米种植成数相差不大 ,高达 71% ;黄淮海地区夏粮以种植冬小麦为主 ,种植成数高达 97% (河北省 ) ,秋粮以夏玉米为主 ,种植成数高达 82 % (河南 ) ;以长江为界 ,冬小麦和油料在长江南北的种植成数变化很大 ,长江以北冬小麦与油料并重 ,以南以油料为主。秋粮则以中晚稻为主 ,种植成数均超过 6 6 % ;华南夏粮和秋粮均以水稻为主 ,其中广东的蔬菜瓜果的种植成数高达 2 9% ;西南地区的秋粮以中稻和夏玉米为主 ,其中云南省的棉麻糖的种植成数高达19% ,说明云南省仍然是中国的烟草大省。经济发达或邻近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的蔬菜瓜果的种植成数较大 ,如天津市高达 34%。
引用
收藏
页码:618 / 6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GVG农情采样系统及其应用 [J].
吴炳方 ;
田亦陈 ;
李强子 .
遥感学报, 2004, (06) :570-580
[2]   中国农情采样网络的组织与实施 [J].
张磊 ;
吴炳方 ;
李强子 .
遥感学报, 2004, (06) :593-601
[3]   农作物分类成数的精度检验 [J].
李强子 ;
吴炳方 ;
许文波 .
遥感学报, 2004, (06) :588-592
[4]   基于两个独立抽样框架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方法 [J].
吴炳方 ;
李强子 .
遥感学报, 2004, (06) :551-569
[5]   粮食种植面积提取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J].
康晓风 ;
王乃斌 ;
杨小唤 .
资源科学, 2002, (05) :8-12
[6]   利用GVG线采样技术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及其精度分析 [J].
蒋雪中 ;
赵 锐 ;
李强子 ;
吴炳方 ;
何隆华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1) :78-83
[7]   平原粮食高产区藁城市种植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J].
武兰芳 ;
陈阜 ;
张海林 ;
朱文珊 .
耕作与栽培, 2001, (02) :3-4+27
[8]   攀西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分析 [J].
陈勇 ;
徐玖平 ;
符礼建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1, (01) :116-118
[9]   内蒙古自治区种植结构模型及现状分析 [J].
何满喜 ;
刘向东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3) :70-75
[10]   粮食部门要积极参与种植结构调整 [J].
李顺和 .
中国粮食经济, 2000, (04)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