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及与黄土成因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
田积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田积莹
黄义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义端
雍绍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雍绍萍
机构
:
来源
:
水土保持研究
|
1987年
/ 01期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北向;
土壤剖面;
粘化层;
土壤发生层剖面;
毛管孔隙度;
最大毛管水量;
毛管持水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该文主要讨论了在陕、甘、宁境内作为黄土风成成因的主要颗粒组成从北向南或从西向东的分布规律,以砂粒、粗粉粒、粘粒及物理性粘粒四种粒级作为黄土风成成因的主要指标粒级,并讨论了随着土壤颗粒的变化,而产生的土壤一系列物理性质的变化:土壤比重愈向南愈大;土壤容重则是最南部及最北部最大,而中间过渡地带较小;对于破坏土壤(无结构的土壤),土壤质地愈粘重,渗透性能愈差,质地愈轻则渗透性能愈好,而对于有结构的原状土壤则恰好相反.另外,黄土地区的土壤水分常数如最大吸湿水、凋萎湿度、自然含水量及田间持水量亦是从北向南相应的逐渐递增变大,然而毛管持水量则是最南部及最北部较小,而中间过渡地带最大,和土壤粗粉粒分布规律恰相吻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
[2]
中国的黄土堆积[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著, 1965
[3]
陕西省黄土区土壤水分性质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正华
.
土壤通报,
1982,
(02)
:1
-5
[4]
黄土区的土壤分布規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显谟
.
科学通报,
1957,
(15)
:477
-478
[5]
如何改良西北的土壤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文啓孝
.
科学通报,
1953,
(10)
:48
-54
[6]
中国黄土之生成
[J].
马溶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马溶之
.
地质论评,
1944,
(Z2)
:207
-224
←
1
→
共 6 条
[1]
中国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主编, 1978
[2]
中国的黄土堆积[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著, 1965
[3]
陕西省黄土区土壤水分性质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正华
.
土壤通报,
1982,
(02)
:1
-5
[4]
黄土区的土壤分布規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显谟
.
科学通报,
1957,
(15)
:477
-478
[5]
如何改良西北的土壤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熊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文啓孝
.
科学通报,
1953,
(10)
:48
-54
[6]
中国黄土之生成
[J].
马溶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
马溶之
.
地质论评,
1944,
(Z2)
:207
-22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