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行动分析”视角:贵州西村农民的旅游抗争

被引:14
作者
谢小芹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场域—行动分析; 旅游开发; 旅游抗争;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4.016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F592.9 [旅游事业史];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203 ; 060207 ;
摘要
随着地方社会不断卷入到旅游开发浪潮中,围绕旅游而发生的抗争日渐增多,这里称之为"旅游抗争"。旅游抗争主要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中国地方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提出"场域—行动分析"这一新分析视角,破解"结构—制度分析"和"过程—事件分析"两种分析模式内蕴的"行动—结构"、"个人—社会"和"主观—客观"二元困境,将"结构—制度分析"化约为"场域",具体分为社会场域和文化场域,将"过程—事件分析"化约为"行动",具体分为行动的策略和一般演化路径。在该理论视角的关注下,本文对贵州西村旅游抗争的缘起、策略、演化路径及后果进行了完整叙事,为抗争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重构了二重性分析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The phenomenological habitus and its construction [J].
Crossley, N .
THEORY AND SOCIETY, 2001, 30 (01) :81-120
[2]  
抵制与反抗.[M].彼得森.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3]  
可持续乡村旅游研究.[M].左晓斯;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M].谢立中;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  
基层政权.[M].张静;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M].李培林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  
性经验史.[M].(法)米歇尔·福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法)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