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的诠释与构建

被引:6
作者
杨志军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政治与行政; 中和关系; 交越式形态; 政治发展; 政府治理;
D O I
10.14167/j.zjss.2012.09.011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面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元理论和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元命题立场,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融)合关系在理论争辩和实践的变动距离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张力,追求二者的连续统一体形式成为西方学界讨论的焦点。从充分重视和努力开发中国本土的传统哲学智慧资源——"一分为三"出发,可将政治与行政关系定位为"中和"关系,诠释为"交越式"政治与行政新形态,找到了连续统一体的契合点。构建"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首先需要确立国家信任社会的理念意蕴,进而在以"党政关系"为主轴的政治发展向度寻求现行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下累积性的优势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民主,培育"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的内部生长点;在以"行政功能"为核心的政府治理向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广泛吸纳社情民意,建立分散式的公众协商决策体制,实现政府单中心的运动式治理模式向多中心的协同治理格局转变,找到交越式政治与行政形态的外在支撑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9+156 +156-1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 [J].
杨志军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3) :42-49
[2]   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 [J].
马骏 ;
刘亚平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7, (04) :8-12
[3]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5) :86-99+207
[4]   “政治与行政二分”命题的组织整合理论解析——兼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国化与科学化的途径 [J].
李习彬 .
学术研究, 2006, (03) :73-78
[5]   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 [J].
陈红太 .
浙江学刊, 2003, (06) :78-88
[6]   对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审查 [J].
张康之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4) :27-31
[8]  
公共行政研究的叙事基础.[M].(美) 怀特;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9]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JohnClaytonThomas)著;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  
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Ostrom)著;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