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会消亡吗?——兼论数字货币的未来

被引:41
作者
戴金平 [1 ]
黎艳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2]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货币; 市场摩擦; 信用; 数字货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1 [世界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货币交易媒介论,我们从价值贮藏视角探讨货币的起源与本质,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货币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不完全监测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摩擦是货币产生的内在动因,而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的内在价值或者法币之法律效力赋予货币信用,从而实现价值在交易者之间的瞬时转移和暂时贮藏。交易成本递减和信用风险递增主导着货币形态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向纸币、电子货币的演变。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交易不完全监测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数字货币应运而生。而数字货币因其真实、多点分布、不可更改的交易信息记录与储存特性,扬弃了货币的信用属性,凸显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属性。执行价值尺度功能的数字货币也因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交易行为的终结将彻底从人类历史上消亡。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构想 [J].
王永红 .
中国金融, 2016, (08) :14-16
[2]   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 [J].
王永利 .
中国金融, 2016, (08) :19-20
[3]   比特币价格波动与虚拟货币风险防范——基于中美政策信息的事件研究法 [J].
刘刚 ;
刘娟 ;
唐婉容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0 (03) :30-40
[4]   比特币的发展现状、风险特征和监管建议 [J].
陈道富 ;
王刚 .
学习与探索, 2014, (04) :88-92+2
[5]   制度金融理论的新发展:文献述评 [J].
张杰 .
经济研究, 2011, 46 (03) :145-159
[6]   制度金融学的起源:从门格尔到克洛尔 [J].
张杰 .
东岳论丛, 2010, 31 (10) :83-96
[7]   普适性信任及交易成本递减规律——从交易货币化看货币的信用本质 [J].
褚俊虹 ;
党建中 ;
陈金贤 .
金融研究, 2002, (03) :32-38
[8]  
金融学原理[M]. 格致出版社 , 彭兴韵, 2010
[9]  
金融经济论[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周晓寒著, 1988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