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农民合作行为激励分析——基于正式制度与声誉制度的协同治理关系

被引:38
作者
胡平波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行为; 制度协同; 声誉; 激励;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3.10.011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机会主义行为问题是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发挥合作社正式制度与声誉制度的协同治理作用。在一个农民合作意愿程度为单边非完全信息结构的假设条件下,本文分析了正式制度作用下的农民合作行为激励问题,同时分析了正式制度与声誉制度在激励农民行为时的协同治理关系。其协同关系表现在,正式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带动声誉制度激励效果的不断提升,同时声誉制度能够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可以有效激励合作意愿较弱的农民参与合作。由于正式制度的载体是合作社,声誉制度的载体是农村社区,因此,通过合作社与农村社区的互动关系建设可以更好地发挥正式制度与声誉制度的协同治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2+111 +1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文化生态视角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以江西省为例 [J].
胡平波 ;
卢福财 ;
李建军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11) :37-43+111
[2]   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文化生态机理 [J].
胡平波 .
经济地理, 2011, 31 (09) :1534-1538
[3]   非正式契约与正式契约交互关系研究——基于随机匹配博弈的分析 [J].
吴德胜 ;
李维安 .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13 (12) :76-85
[4]   合作社治理:文献综述 [J].
王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2) :71-77+86
[6]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兼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J].
马彦丽 ;
孟彩英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5) :55-60+111
[7]   资本控制下的合作社功能与运行的实证分析 [J].
崔宝玉 ;
李晓明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1) :40-47+111
[8]   成员异质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权分析 [J].
林坚 ;
黄胜忠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0) :12-17+110
[9]   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声誉模型分析 [J].
卢福财 ;
胡平波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02) :73-79
[10]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 .2 Williamson,O.E. New York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