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英》中士与商的升降分合看作者的创作心理

被引:3
作者
李红岩 [1 ]
隋晓会 [2 ]
机构
[1] 陕西榆林学院中文系
[2] 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
士; 商; 儒学; 创作心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419 [其他古代小说研究与评论];
学科分类号
050105 ;
摘要
明清时代随着新经济成分的出现,儒学出现了新的转向,商人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士商互动现象十分明显,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反映了这一现实。但是,由于蒲松龄处于新旧儒学的接榫时代,不可能摆脱延续两千余年旧儒学思想对他的控制。《黄英》中士与商的升降分合深刻地折射了作者的这一创作心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48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中古诗歌史.[M].王钟陵著;.人民出版社.2005,
[2]  
理念人.[M].(美)刘易斯·科塞(LewisCoser)著;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  
士与中国文化.[M].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  
聊斋志异.[M].(清)蒲松龄 著;张友鹤 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