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血栓形戍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6
作者
翁维良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关键词
体外血栓; 冠心病; 中药; 血栓形成; 冠状动脉病; 血栓栓塞; 血栓干重; 中医药研究; 体外血栓形成仪; 纤维蛋白血栓; 弯月面; 弯液面; 血栓湿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血栓形成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的关系,深受临床及实验研究重视。但人体内血栓形成难以清楚地观察到,给血栓及抗栓研究带来很大困难。1958年Chandler 首先发明了一种体外形成人工血栓的装置。体外人工形成的血栓经组织学研究证明,同体内形成的血栓有类似的组织结构,可分为头、体、尾三
引用
收藏
页码:630 / 6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血液流变学在诊断及预防医学中的应用.[M].[澳]丁坦法思(L·Dintenfass) 著;廖福龙;翁维良 译.科学出版社.1981,
[2]   中药红花的药理研究概况 [J].
高其铭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12) :758-760+747
[3]   益母草、赤芍、当归、三棱、莪术、泽兰对大白鼠血液凝固作用的影响 [J].
李承珠 ;
杨诗春 ;
赵凤娣 ;
杨轶群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2, (02) :111-112+69
[4]   形成人工血栓的Chandler圆环内的流动分析 [J].
吴望一 ;
钱民全 .
中国科学, 1981, (12) :1458-1467
[5]   九种中药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J].
吕恩武 ;
倪祖梅 ;
贺文杰 ;
任遵华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1, (02)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