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制度研究的另一路径——姻亲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17
作者
刁统菊
机构
[1]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亲属制度; 姻亲关系; 社会层面; 通婚圈;
D O I
10.16486/j.cnki.62-1035/d.2009.02.019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文章从亲属制度研究的不足出发,指出姻亲关系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对姻亲关系研究史进行简要述评。目前学界对姻亲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对姻亲关系社会层面的研究,侧重于姻亲之间的社会交往方面,特别考察姻亲交往的仪式层面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往来。但是,如果要全面研究姻亲之间的社会性往来,通婚圈就必然是一个具有限定意义的前提,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网络的黏合方式。对通婚圈的研究集中在其定义、范围、变迁以及功能几个方面,由于更多偏重于地理范围,因而对内部家庭之间、家族甚至村落之间的互动涉足较少,忽略了人们在其中的主动建构与文化选择。对于姻亲关系的某一方面的偏重,为学界再研究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和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92+170 +17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乡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新趋势 [J].
谢建社 ;
牛喜霞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4, (01) :8-13
[2]   现阶段中国农村血缘与姻缘博弈现象探析 [J].
张庆国 .
许昌学院学报, 2003, (04) :15-18
[3]   女性主义人类学与汉人亲属制度研究 [J].
李霞 .
妇女研究论丛 , 2002, (05) :29-33
[5]   姻亲关系和乡邻合作──上海郊区张泽镇两个村庄的案例 [J].
刘铁梁 .
民俗研究, 2001, (03) :5-15
[6]   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J].
杨善华 ;
刘小京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5) :83-90+205
[8]   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 [J].
杨善华 ;
侯红蕊 .
宁夏社会科学, 1999, (06) :51-58
[9]   “差序格局”再思考 [J].
陈俊杰 ;
陈震 .
社会科学战线, 1998, (01) :197-204
[10]   传统亲缘关系与当代农村的经济、社会变革 [J].
郭于华 .
读书, 1996, (10)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