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十九大”后的新态势

被引:132
作者
樊杰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十九大; 空间治理; 主体功能区; 空间规划; 生态文明;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7.04.01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立法为本、规划先行"是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能否合理规制国土空间、建设美丽家园是衡量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九大"后,我国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将加快科学化、法制化、系统化、民主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主体功能区的基础性地位将趋于增强,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扮演发展类规划和布局类规划旋转门的角色,主体功能区战略将成为指引我国国土空间有序发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制度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制度的作用;覆盖全国国土的空间规划体系将基本建成,通过全国、省、县为中国基本空间规划单元,以跨省级行政区、跨地市、跨市县域的区域规划为补充的空间规划体系,规范国家和地方不同空间尺度的国土资源合理配置、空间结构合理组织、区域政策合理实施;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得以确立,实施增强空间管制能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扩大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增强市场作用力度等五大行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96 / 4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201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M].中共中央国务院.人民出版社.2015,
[3]  
规划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M].杨伟民主编;.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
[4]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3,
[5]   决策背景复杂化态势与智库建设科学应对的探讨 [J].
樊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12) :1366-1374
[6]   我国资源环境承载约束地域分异及类型划分 [J].
徐勇 ;
张雪飞 ;
李丽娟 ;
戴尔阜 ;
徐卫华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1) :34-43
[7]   “十三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与应对 [J].
王业强 ;
魏后凯 .
中国软科学, 2015, (05) :83-91
[8]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86-201
[9]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 [J].
樊杰 ;
王亚飞 ;
汤青 ;
周侃 .
地理科学, 2015, 35 (01) :1-10
[10]   面向“十三五”创新区域治理体系的若干重点问题 [J].
樊杰 ;
郭锐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