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网络社会的劳工问题

被引:87
作者
邱林川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劳工权益; 产业; 劳工问题; 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产业; 信息产业; 电子制造业; 网络媒体; 第四媒体; 劳动时间; 网络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什么是新型网络社会中的劳工问题?作为研究者,我们应当如何对其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本文聚焦网络社会,尤其是新型媒体产业的运作,以初步说明哪些传统劳工问题仍在延续,哪些又是新现象、新问题。文章首先回顾文献,介绍自我程控劳工、原始劳工、非物质劳工等重要概念和国外研究流派。而后,本文一方面进行全景式综述,对电子制造业、信息服务业、Web2.0"参与式"网络媒体中的各种劳工现象,包括"玩工"进行讨论,同时结合笔者的实地调研,提出"网络劳工"概念及其涉及的问题。文章最后在总结现实情形的基础上展望新型网络社会的劳工问题及其未来研究方向,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北京打造国际级绿色呼叫中心 [J].
李焱 .
投资北京, 2009, (10) :82-83
[2]   免费网游商业模式及未来趋势分析——以巨人网络公司为例 [J].
吴旻 .
消费导刊, 2009, (11) :10-10
[3]   黑白世界:一个城中村的互联网实践——社会资源分配与草根社会的传播生态 [J].
丁未 .
开放时代, 2009, (03) :135-151
[4]  
灰领[J]. 魏民.南方人物周刊. 2008(35)
[5]   灰领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J].
梁寒冰 ;
陈伟 .
科技管理研究, 2007, (10) :18-20
[6]   国内呼叫中心的发展情况分析(下) [J].
王黎明 .
数字通信世界, 2007, (04) :27-30
[7]   国内呼叫中心的发展情况分析(上) [J].
王黎明 .
数字通信世界, 2007, (03) :60-62
[8]  
通往“灰领”之路[J]. 王寻.中国新闻周刊. 2006(23)
[9]   短信写手de浮华瞬间 [J].
秦沣 .
新西部(新闻版), 2006, (04) :43-44
[10]  
我在声讯台的日子[J]. 文欣,尧纬.西江月. 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