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

被引:71
作者
秦亚青
机构
[1] 外交学院
关键词
国际体系; 体系本体变化; 体系要素变化;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0.01.002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本文提出一个国际体系转型的分析框架,即国际体系的本体变化以体系单位性质变化为基本标志,国际体系内部变化则体现在体系结构、制度结构和观念结构三个要素的变化上面。运用这一框架观察,国际体系虽然显现出许多体系自身变化的迹象,但体系的本体转型并没有出现。国际体系内部变化是相对明显的,体系结构没有出现权力转移的拐点,但一超走弱、多强易位;国际制度在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中有效性和充分性都表现出明显不足,制度改革会朝着管理新的安全威胁的方向发展;在国际观念结构方面,国际社会的共识程度提高,对抗成分减弱,对话成分加大,但观念竞争依然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权力与责任.[M].(美) 琼斯; (美) 帕斯夸尔; (美) 斯特德曼;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2]  
地区构成的世界.[M].(美) 卡赞斯坦;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  
国际制度.[M].(美) 马丁 (Martin;L.L.) ; (美) 西蒙斯 (Simmons;B.A.) ;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  
超越国界的活动家.[M].(美)玛格丽特·E.凯克(Margaret E.Keck),(美)凯瑟琳·辛金克(Kathryn Sikkink)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  
理解国际冲突.[M].(美)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Jr.)著;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权力·制度·文化.[M].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霸权之后.[M].(美)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著;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  
现代世界体系.[M].(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著;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美)吉尔平(Gilpin;RobertT.)著;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