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关联的历史社会学分析——兼论“差序格局”的宏观建构

被引:56
作者
沈毅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差序格局”; “化家为国”; 诸子均分制; 嫡长子继承制; “移孝作忠”;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8.06.008
中图分类号
C91-06 [学派及其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家""国"关联是理解"差序格局"宏观建构的关键,"家""国"之间"移孝作忠"的伦理设计并不能消解"化家为国"的潜在紧张性,直至宋代科举制的完全确立才标志着绅权与皇权相联结的"家""国"同构真正得以确立起来,但"移孝作忠"的伦理形式背后却是绅权依附于皇权的利益共享机制。其中,"家"之诸子均分制与"国"之嫡长子继承制表面上并不一致,实质上却对巩固皇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此中也正暗含了"外儒内法"的文化传统。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73+245 +24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差序格局”的不同阐释与再定位——“义”“利”混合之“人情”实践 [J].
沈毅 .
开放时代, 2007, (04) :105-115
[3]   科举制:一种精英再生产的机制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1996, (05) :38-45
[4]   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 [J].
邢铁 .
中国史研究, 1995, (04) :3-15
[5]  
《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李安宅著, 2005
[6]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 - 中华书局 , 瞿同祖著, 2003
[7]  
国史新论[M]. - 三联书店 , 钱穆著, 2001
[8]  
乡土中国[M]. - 三联书店 , , 1999
[9]  
王国维论学集[M].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傅杰编校, 1997
[10]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治平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