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收复公共失地——兼论公共领域的实现

被引:26
作者
李蕉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博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19世纪的传媒时代,为欧洲构建公共领域提供了沃土;但21世纪的传媒时代,传统媒体却正在将公共领域逐步侵蚀。当近年来资本主义的国家权利日益膨胀,自由程度日益下降的时候,人们更加急切地呼唤着公共领域的振兴和收复。新媒体博客(Blog)是否有可能担当重任?则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笔者借助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形成公共领域的三大条件”为衡量尺度,对传统的大众媒体和新媒体博客,分别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通过在两者间的对比,旨在逐步发掘博客对构建公共领域的正面价值,进而肯定博客“收复公共失地”的内在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2]  
数字化生存.[M].(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NicholasNegroponte)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
[3]   博客与BBS的差异研究 [J].
徐涌 ;
燕辉 ;
不详 .
现代情报 , 2005, (05) :198-200
[4]   媒体变革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论博客与新媒体的逻辑 [J].
方兴东 ;
胡泳 .
现代传播, 2003, (06) :80-85
[5]   博客和个人媒体时代 [J].
颜纯钧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3)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