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

被引:40
作者
任平 [1 ,2 ]
洪步庭 [1 ,2 ]
周介铭 [1 ,2 ]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自相关; 核密度;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口重要空间聚集区,其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科学识别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形态,并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促进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都江堰市2005和2012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农村居民点、城镇、道路、河流等矢量数据,借助RS、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研究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过程、格局和特征,并引入空间自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密度值较高或较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状态,但局部的空间异质性在增强;(2)密度的高值集群主要集中分布在都江堰市东南部沙西线沿线以及南部成青快速通道一线,并且有进一步沿道路延线纵深扩张的趋势,而密度的低值集群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变化不大,主要位于龙门山沿线的乡镇;(3)2005~2012年,地形位指数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减少0.505%,而距城镇、河流和道路的距离每增加1%,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密度分别增加0.124%、0.144%、0.006%;(4)不同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地形影响>城镇辐射影响>河流影响>道路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都在不断地增强。该研究以期为今后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为农村居民点动态变化监测、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农村规划等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993 / 20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空间探测方法的珠峰景区旅游安全预警研究.[D].胡文艺.成都理工大学.2012, 02
[2]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J].
海贝贝 ;
李小建 ;
许家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57-2269
[3]   基于GIS技术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与特征研究 [J].
洪步庭 ;
吴芬娜 ;
任平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3, (06) :284-288
[4]   京郊卫星城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J].
李灿 ;
张凤荣 ;
姜广辉 ;
朱泰峰 ;
张佰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9) :233-243
[5]   平原地区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J].
王志杰 ;
何立恒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 (05) :60-64
[6]   基于PPA方法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J].
刘明皓 ;
李东鸿 ;
夏保宝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5 (04) :563-568
[7]   黄土高原低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布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 [J].
焦贝贝 ;
石培基 ;
刘春芳 ;
陈莉 ;
刘海猛 .
资源科学, 2013, 35 (08) :1719-1727
[8]   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 [J].
孟欢欢 ;
李同昇 ;
于正松 ;
李飞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144-148+185
[9]   乡镇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为例 [J].
韦红吉 ;
张安明 ;
汤鹏程 ;
易安菊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05) :123-126
[10]   长三角大都市区空间溢出与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毕秀晶 ;
宁越敏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