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被告的局限及其克服

被引:9
作者
张忠民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公益诉讼; 被告; 实证; 解释论; 立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030106 ;
摘要
环境公益诉讼在世界范围内都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的焦点,在很大程度上,美国、中国等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的症结都在于被告,而非惯常所认为的原告及其起诉资格。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核心更在于"谁"应当是被告,因为通常是由于被告存在侵害行为,才使得原告发动诉讼,而被告的举证能力和责任能力则决定了案件的走向和最终结果。通过检视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实施一年来的案件,不难发现,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存在若干局限,其直接表现在地域、类型、身份构成和其他当事人的情况等方面,间接表现在权利主张和事实主张、举证责任分配、责任承担方式和结案情况等方面。对此,应通过解释论和立法论的双重路径予以克服,前者以诉讼当事人为中心,包括拓展原告的范围、明确支持起诉人的地位和审视检察院试点等内容;后者以法院为中心,包括妥善分配举证责任、科学判断因果关系和创新责任承担方式等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61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环境公益诉讼的美国蓝本与中国借鉴 [J].
侯佳儒 .
交大法学, 2015, (04) :39-51
[3]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审判对象 [J].
张忠民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4) :115-122
[5]   我国能源诉讼专门化问题之探究 [J].
张忠民 .
环球法律评论, 2014, 36 (06) :27-44
[6]   构筑多元动力机制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J].
周汉华 .
法学研究, 2014, 36 (06) :27-31
[7]  
环境损害评估:构建中国制度框架.[J].张红振;王金南;牛坤玉;董璟琦;曹东;张天柱;骆永明;.环境科学.2014, 10
[8]   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 [J].
肖建国 ;
黄忠顺 .
法律适用, 2014, (04) :8-14
[9]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反诉问题探讨 [J].
刘澜平 ;
向亮 .
法律适用, 2013, (11) :63-67
[10]   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 [J].
吕忠梅 ;
张忠民 ;
熊晓青 .
法学, 2011, (04) :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