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融合、竞争协同与新兴产业绩效提升——基于全球生物芯片产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34
作者
赵玉林 [1 ]
李丫丫 [2 ]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关键词
技术融合; 竞争协同; 新兴产业; 产业绩效; 生物芯片产业;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7.08.002
中图分类号
F416.63 [电子工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跨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已成为诱发新兴产业形成并提升其绩效的重要因素。利用EPO-PATSTAT数据库搜索出生物芯片产业13101项专利数据,利用Datastream、Osiris、Amadeus企业数据库搜集335家生物芯片企业财务数据。运用N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方法,依据专利数据,测算生物芯片产业技术融合宽度和深度。采用面板数据的GLS回归方法,依据2001-2013年间生物芯片产业20个样本企业专利数据和财务数据,实证分析技术融合引发新型竞争协同关系最终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机理。研究表明:技术融合度对产业绩效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同时提高技术融合的宽度与深度更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融合创新对产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随着产业的成长趋势呈现一条开口向下的"倒U型"曲线。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放松产业管制,加强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促进跨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强化跨产业间的新型竞争协同关系,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大和绩效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企业专利数量、知识离散度与绩效的关系——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李忆 ;
马莉 ;
苑贤德 .
情报杂志, 2014, (02) :194-200
[2]   产业集聚一定有利于产业成长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J].
闫逢柱 ;
乔娟 .
经济评论, 2010, (05) :63-71
[3]   医药企业知识产权与经营绩效的关联性研究 [J].
赵远亮 ;
周寄中 ;
侯亮 ;
许治 .
科研管理, 2009, 30 (04) :175-183
[4]   制度变迁的度量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52—200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刘文革 ;
高伟 ;
张苏 .
经济学家, 2008, (06) :48-55
[5]   R&D投资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 [J].
蔡虹 ;
高杰 ;
许晓雯 .
科学学研究, 2004, (01) :53-58
[6]   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J].
周振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4) :46-52
[7]   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包群 ;
许和连 ;
赖明勇 .
世界经济, 2003, (02) :10-18
[8]  
Dynamic pattern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n printed electronics technologies: patent citation network[J] . Euiseok Kim,Yongrae Cho,Wonjoon Kim.Scientometrics . 2014 (2)
[9]  
Measuring convergence of China’s ICT industry: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 . Wan Xing,Xuan Ye,Lv Kui.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 2011 (4)
[10]  
Diversity and network coherence as indicator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case studies in bionanoscience[J] . Ismael Rafols,Martin Meyer.Scientometrics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