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及其研究方法反思:质化研究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6
作者
钟景迅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质化研究; 弱势群体; 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西方学界对教育公平概念的探讨经历了从分配正义论到关系正义论的转变,这种转变启发教育公平研究者致力于从社会互动以及制度背景等层面关注教育领域弱势群体的处境。质化研究作为一种提倡理解和意义的研究方法,因其特质适用于公平研究而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从事教育公平质化研究的研究者,尤其强调对教育弱势群体的关怀和理解,并主张对其文化意义进行解释以反映其处境。与西方学者相比,我国教育公平研究在理论探讨、质化研究的实际开展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场域—惯习理论的农村籍大学生城市适应性研究.[D].宋佳音.华中科技大学.2011, 07
[2]  
农村留守女童弱势地位研究.[D].叶庆娜.华中师范大学.2008, 09
[3]   理解教育政策的意义——质性取向在政策研究中的定位 [J].
曾荣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 9 (01) :152-180+192
[4]   从分配正义到关系正义——西方教育公平探讨的新视角 [J].
钟景迅 ;
曾荣光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30 (05) :14-21
[5]   现代西方社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表现及其特征 [J].
钟景迅 .
教育科学 , 2009, (03) :67-73
[6]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 [J].
谢作栩 ;
王伟宜 .
教育学报, 2006, (02) :65-74+96
[7]  
多元时代的正义寻求.[M].马晓燕; 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8]  
文化支持.[M].江波; 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9]  
教育公正.[M].冯建军;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0]  
定性研究.[M].诺曼·K. 邓津(Norman K. Denzin),伊冯娜·S. 林肯(Yvonna S. Lincoln)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