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衰落的诱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重庆市G村的调查

被引:16
作者
李国珍
张应良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庄衰落; 诱因; 影响; 重庆市; 农村土地制度;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15.06.009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村庄衰落具备多维表现。村庄衰落形成的主要诱因包括:(1)城镇化与非农产业发展的不协调造成村庄发展主体虚置;(2)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相对迟缓加剧了村庄衰落的步伐;(3)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了城乡同步发展;(4)村庄集体经济逐渐瓦解致使村级政府无力扭转村庄凋敝;(5)农村公共服务后续供给乏力阻碍了农业生产资源在村庄的优化配置。村庄衰落使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放缓,反过来,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加速了农民向外迁离频率,进一步加剧村庄衰落进程。基于重庆市G村的案例调查发现:村庄衰落使土地耕作更加粗放,农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农业经营主体缺失致使现代农业发展受阻;村级基层组织的去功能化致使其组织、动员与激励能力下降;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供给乏力使农户创业与投资缺乏条件支撑;不断劣化的村庄投资发展环境使非农产业发展遇阻,村庄逐渐步入恶性循环发展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190 +1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改革主体、改革战略及其关联因素的宏观情境 [J].
吴丰华 ;
白永秀 .
改革, 2012, (02) :18-24
[2]   二元经济转型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 [J].
张桂文 .
经济学动态, 2011, (06) :48-51
[3]   村庄凋敝与集体经济 [J].
胡靖 .
中国老区建设, 2009, (10) :24-25
[4]   城乡差距和缩小城乡差距的优先次序 [J].
洪银兴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2) :5-10
[5]   “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 [J].
刘长亮 ;
谭政 .
法制与社会, 2008, (01) :231-232
[6]   经济增长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效应研究 [J].
李勋来 ;
李国平 .
经济科学, 2005, (03) :39-43
[7]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美) 约翰逊; 著.商务印书馆.2004,
[8]  
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刘斌; 编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9]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10]  
农业经济学前沿问题.[M].(英)A.J.雷纳(A.J.Rayner);(英)D.科尔曼(DavidColman)主编;唐忠;孔祥智译;.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