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重构

被引:13
作者
沈坤荣 [1 ]
赵倩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创新; 质量提升; 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7.05.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宏观层面依靠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而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以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观层面则依靠企业从模仿转向自主创新,而良好的激励和适当的竞争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和落实改革举措,坚定不移地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纠正资源错配,为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加快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以供给侧改革释放增长潜力 [J].
刘世锦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 9 (05) :52-53
[2]   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 [J].
刘世锦 ;
刘培林 ;
何建武 .
管理世界, 2015, (03) :1-5
[3]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4]   “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J].
沈坤荣 ;
滕永乐 .
经济学家, 2013, (08) :29-38
[5]   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 [J].
江飞涛 ;
曹建海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1) :53-64
[6]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J].
林毅夫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12+57
[7]  
DISTANCE TO FRONTIER, SELE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 . DaronAcemoglu,PhilippeAghion,FabrizioZilibotti.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 2010 (1)
[8]  
Competition and growth with step-by-step innovation: An example[J] . Philippe Aghion,Christopher Harris,John Vicker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