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

被引:84
作者
彭兰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
关键词
媒介化; 传感器; 传播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TN929.5 [移动通信];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80402 ; 080904 ; 0810 ; 081001 ;
摘要
<正>5G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移动化与智能化这两大媒体发展的趋向,并使得两者交织、融合,这不仅会带来今天的传播手段与形态的升级,更有可能会塑造出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更新我们对媒介与传播的认识。而在5G推动的传播变革中,"物"所扮演的角色将尤为突出。5G时代,万物皆媒5G的特点之一是连接数密度大。据技术方面的预测,连接数密度可以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媒介物质性:机器的道德经济[J]. 格雷厄姆·默多克,刘宣伯,芮钰雅,曹书乐.全球传媒学刊. 2019(02)
[2]   物是人非与睹物思人:媒体与文化分析的物质性转向 [J].
章戈浩 ;
张磊 .
全球传媒学刊, 2019, 6 (02) :103-115
[3]   论传播的物质性:一种媒介理论演化的视角 [J].
丁方舟 .
新闻界, 2019, (01) :71-78
[4]  
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斯迪格·夏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