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50
作者
李波 [1 ,2 ]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国家民委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农业碳排放; 协整;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2.018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研究首先基于农业投入与生产视角的6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了1993-2008年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析发现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分别年均增长率为4.08%、2.38%,但环比增速总体上处于阶段性下降态势。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等导致碳排放年均递增率分别为3.45%、4.65%、7.20%、4.77%、1.22%、0.38%。进一步综合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我国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总强度,以及经济增长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等5类碳源导致的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人均GDP每增加1%,农业碳排放总强度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等碳源的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1.72%、1.61%、1.18%、0.40%、2.48%和1.31%。最后,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研究分析 [J].
邹晓霞 ;
李玉娥 ;
高清竹 ;
万运帆 ;
石生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Z2) :1348-1358
[2]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J].
李波 ;
张俊飚 ;
李海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8) :80-86
[3]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时空差异及制约因素分析 [J].
李波 ;
张俊飚 ;
徐卫涛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4) :21-26
[4]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张秀梅 ;
李升峰 ;
黄贤金 ;
李颖 .
资源科学, 2010, 32 (04) :768-775
[5]   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J].
傅素英 .
生态经济, 2010, (03) :32-36
[6]   中国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修正 [J].
李中才 ;
王广成 ;
关晓吉 .
资源科学, 2008, (02) :261-266
[7]   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制约 [J].
陈六君 ;
毛谭 ;
刘为 ;
方福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05) :55-59
[8]  
能源与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 赵丽霞,魏巍贤.预测. 1998(06)
[9]  
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 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 Tristram O West,Gregg Marland.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2 (1)
[10]   Mitigating agricultural emissions of methane [J].
Mosier, AR ;
Duxbury, JM ;
Freney, JR ;
Heinemeyer, O ;
Minami, K ;
Johnson, DE .
CLIMATIC CHANGE, 1998, 40 (01) :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