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地适度非农化机制与制度创新——基于中国城镇化中农地过度非农化的现实背景

被引:9
作者
李伶俐 [1 ]
王定祥 [2 ]
机构
[1] 重庆市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农地适度非农化; 配置机制; 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中农地非农化配置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并且政府失灵引致的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远大于市场失灵引发的效率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是农地非农化配置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即使是两者协同发挥作用也难以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只有引入政治协商制度,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有机耦合和协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中国要构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三位一体"的农地适度非农化机制,还需要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质量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2+95 +9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镇化、农地非农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一个整体性视角与政策组合 [J].
王定祥 ;
李伶俐 .
中国软科学, 2006, (10) :20-31
[2]   城镇化中的农地适度非农化:制度障碍与政策研究 [J].
史大平 ;
王定祥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3) :60-65+80
[3]   我国土地管理政策:理论命题与机制转变 [J].
曲福田 ;
高艳梅 ;
姜海 .
管理世界, 2005, (04) :40-47
[4]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5]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93-210
[6]   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 [J].
陈江龙 ;
曲福田 ;
陈雯 .
管理世界, 2004, (08) :37-42+155
[7]  
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王梦奎主编, 2005
[8]  
日本的农地制度[M]. 三联书店 , (日)关谷俊作著, 2004
[9]  
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姚洋著, 2004
[10]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