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东亚夏季风活动的特点

被引:3
作者
朱艳峰
翟盘茂
张秀芝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博士北京,研究员北京,研究员北京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副热带高压; 水汽输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 [风];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03年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再分析资料以及台站降水资料,诊断分析了2003年我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和东亚夏季风的活动特点,并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2003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在南海南部建立,6月第1候全面爆发,比常年偏晚,南海夏季风强度也比常年偏弱;(2)该年夏季,副热带高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度强、位置偏西,其中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稳定少变,其北脊线位于25oN附近,且副高位置偏西,这导致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这个阶段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南风气流将南海地区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淮河流域,是淮河流域强降水过程水汽的主要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的确定与季风指数.[M].何金海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1,
[2]  
'98中国大洪水与气候异常.[M].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著;.气象出版社.1998,
[3]  
灾害性气候的过程及诊断.[M].黄荣辉主编;.气象出版社.1996,
[4]   1998年中国大洪水时期的水汽收支研究 [J].
丁一汇 ;
胡国权 .
气象学报, 2003, (02) :129-145
[5]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谢安 ;
毛江玉 ;
宋焱云 ;
叶谦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1) :67-77
[6]   南海夏季风期间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谢安 ;
宋焱云 ;
毛江玉 ;
叶谦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4) :425-434
[7]   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 [J].
戴念军 ;
谢安 ;
张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363-374
[8]   东亚地区夏季风爆发过程 [J].
陈隆勋 ;
李薇 ;
赵平 ;
陶诗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4) :345-355
[9]   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 [J].
李崇银 ;
张利平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9, (03) :3-5
[10]   1991年江淮持续性特大暴雨的夏季风活动分析 [J].
陆尔 ;
丁一汇 .
应用气象学报, 1997, (03)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