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金融制度构建与农村信用社业务拓展——我国农地金融业务承担主体的可行解研究

被引:31
作者
李爱喜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杭州
关键词
农地金融; 主体; 农村信用社; 可行解;
D O I
10.13246/j.cnki.iae.2005.05.008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认为,通过成立专门土地银行来构建农地金融制度不符合效率原则;农业银行承担农地金融业务有悖于商业化改革方向和市场定位;受制于定位不明和实力不足,农业发展银行无法承担农地金融业务。因此,中国农地金融业务应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其原因和优势:合作金融特征为农村信用社承担农地金融业务提供了制度保障,基层组织的广泛性和扁平式为农村信用社承担农地金融业务提供了组织保障,由农村信用社来开展农地金融符合农村金融的改革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79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博弈与均衡:农地金融制度绩效分析——贵州省湄潭县农地金融制度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 [J].
罗剑朝 ;
聂强 ;
张颖慧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3) :43-51+81
[2]   我国土地金融制度的建设与基本设想 [J].
孟丽萍 .
农业经济, 2001, (02) :9-11
[3]   国外农地金融制度考察与借鉴 [J].
李世平 .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3) :56-58
[4]   论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 [J].
尹云松 .
中国农村经济, 1995, (06)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