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救助的理论检视与政策适应——以“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为案例

被引:8
作者
张海波
童星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巨灾; 灾害救助; 南方雪灾; 汶川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 [民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灾害救助是一个满足灾后需求的过程。巨灾引发了巨量的、多元的、长期的救助需求。对"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的案例研究表明,"浪涌能力"、"社会脆弱性"和灾后恢复的社会过程在资源需求数量、受灾者需求的内部差异性和灾害需求持续时间三个维度上都对灾害救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害救助政策需要回应这些要求,通过"全危险"物资储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来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的弹性,通过开展社会脆弱性评估,并依据社会脆弱性的分布来发展和培育NGO满足差异性需求的能力,通过发展本地社区互助网络来推动灾后恢复社会过程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汶川地震受灾居民需求变化分析 [J].
陈升 ;
孟庆国 ;
胡鞍钢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3) :73-86
[2]   汶川地震灾区儿童行为问题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陈彩琦 ;
李艳 ;
田卫卫 ;
陈融 ;
张庆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54-58
[3]   中国南方雪灾损失与保险补偿问题研究 [J].
魏华林 ;
向飞 ;
洪文婷 .
保险研究, 2008, (03) :11-20
[4]   东京大城市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及启示 [J].
顾林生 .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2) :5-13
[5]   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的历史和现状 [J].
高建国 ;
贾燕 ;
李保俊 ;
李成 .
国际地震动态, 2005, (04) :5-12
[6]  
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姚庆海, 2007
[7]  
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邹其嘉等主编, 1997
[8]   Social 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 [J].
Cutter, SL ;
Boruff, BJ ;
Shirley, WL .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3, 84 (02) :242-261
[9]  
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与政策需求. 王奋宇,何光喜,马缨,邓大胜,赵延东. . 2008
[10]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Catastrophes. OECD.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