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嵌入性:制度形成的社会学解读

被引:14
作者
胡仕勇 [1 ,2 ]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制度嵌入性; 制度形成; 社会学分析;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3.03.040
中图分类号
F091.349 [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现代制度学派)];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制度的形成一直是社会科学讨论的焦点问题,各个学科从不同的理论假设和范式演绎出了不同的研究路径和模型。格兰诺维特所开创的嵌入性分析为制度形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文从格兰诺维特的制度嵌入性命题出发,结合帕森斯社会系统分析,推演出四个基础性假设,从而提出了制度形成的社会学分析框架;制度形成的嵌合体系应该包括制度的行动者体系、社会子系统体系以及环境体系,从而达到整体性制度构建的目的;制度嵌入性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必将给制度分析和政策研究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网络嵌入性到制度嵌入性——新经济社会学制度研究前沿 [J].
甄志宏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6, (03) :97-100
[2]   作为社会结构的经济制度:分析框架 [J].
Mark Granovetter ;
梁玉兰 .
广西社会科学, 2001, (03) :91-95
[3]   新经济社会学的中国研究 [J].
汪和建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2) :141-152
[4]   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1999, (04) :28-45
[5]  
镶嵌.[M].( ) 格拉诺维特;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  
解构与嵌合.[M].谢朝斌; 著.法律出版社.2006,
[7]  
社会学二十讲.[M].(美)杰弗里·亚利山大(JefferyC.Alexander)著;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8]  
现代社会学理论.[M].(澳)马尔科姆·沃特斯(MalcolmWaters)著;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9]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郑杭生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美]特纳(Torner;J·H) 著;吴曲辉等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