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境及战略路径选择

被引:46
作者
牛胜强
机构
[1]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脱贫攻坚困境; 精准扶贫; 生产性扶贫;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2.025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当前,资源短缺、环境恶劣及非竞争性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严重短缺,既直接构成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多维因素,也导致主要在经济层面推行的扶贫方式无法持续有效发挥脱贫作用,进而造成长期积累的多维深度贫困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常规扶贫手段予以有效清除。从长远看,应始终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培养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合格劳动者作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战略基础和根本动力,并以超常规的理念、方法和举措持续推进非竞争性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抓紧完善反贫困体系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脱贫能力和开发效果协同推进,才能为贫困地区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奠定坚实基础,扶贫工作也才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0+176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教育改善贫困效应的地区异质性研究 [J].
高艳云 ;
王曦璟 .
统计研究, 2016, 33 (09) :70-77
[2]   我国农村低保的地方样态及其经验——以80个地方立法主体为样本 [J].
赵新龙 .
现代经济探讨, 2014, (07) :83-87
[3]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贫困原因及其政策启示 [J].
童玉芬 ;
王海霞 .
人口与经济, 2006, (01) :7-12
[4]  
贫困与饥荒.[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