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对不同种植制度下玉米氮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宁堂原 [1 ]
焦念元 [1 ]
李增嘉 [1 ]
张民 [2 ]
赵春 [1 ]
韩宾 [1 ]
邵国庆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关键词
施氮量; 玉米; 单作; 套作; 氮吸收利用; 产量; 品质;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457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套作和单作条件下春、夏玉米氮利用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作和套作条件下,春、夏玉米吸氮量显著增加,籽粒产量、生物产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也显著增加.由于春、夏玉米需求的养分种类与形态一致,低氮条件时竞争较激烈,春玉米处于优势地位,但其吸氮量仍低于单作.增加施氮量可以缓解这种竞争,利于玉米的高产优质.施氮量由187·5kg·hm-2增至375kg·hm-2时,春、夏玉米单作时生物产量平均增加1·717kg·kg-1N,而套作时平均增加12·179kg·kg-1N;春、夏玉米单作时蛋白质产量平均增加0·305kg·kg-1N,而套作时平均增加1·829kg·kg-1N;春夏玉米套作的土地当量比由1·59增加到1·91.与单作相比,春夏玉米套作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品质,增施氮肥有利于套作条件下玉米高产优质潜力的充分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2332 / 23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春夏玉米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特性研究 [J].
宁堂原 ;
李增嘉 ;
焦念元 ;
赵春 ;
韩宾 .
玉米科学, 2005, (04) :99-101
[2]   略论我国粮食生产与安全保障 [J].
王立祥 ;
王明洁 ;
李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4) :1-6
[3]   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寇长林 ;
巨晓棠 ;
张福锁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5, (04) :660-667
[4]   种植方式对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肖春华 ;
李少昆 ;
刘景德 ;
王文静 ;
宋秋生 .
土壤肥料, 2005, (02) :10-13
[5]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金继运 ;
何萍 ;
刘海龙 ;
李文娟 ;
黄绍文 ;
王秀芳 ;
王立春 ;
谢佳贵 ;
张国刚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568-573
[6]   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春夏套作对全株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 [J].
宁堂原 ;
李增嘉 ;
焦念元 ;
赵春 ;
申加祥 ;
王浩 .
作物学报, 2004, (05) :443-448
[7]   氮、磷和钾营养对优质玉米子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J].
黄绍文 ;
孙桂芳 ;
金继运 ;
左余宝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3) :225-230
[8]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氮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J].
叶优良 ;
包兴国 ;
宋建兰 ;
孙建好 ;
李隆 ;
张福锁 ;
李庆江 ;
周丽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13-119
[9]   减量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氮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J].
刘学军 ;
巨晓棠 ;
张福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58-462
[10]   氮素营养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氮素吸收、同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何承刚 ;
黄高宝 ;
姜华 .
土壤通报, 2003, (06) :529-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