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保护与发展生态型经济区政策制订依据分析

被引:7
作者
何家理
机构
[1] 安康学院政史系
关键词
秦巴山区; 生态型经济区; 政策依据; 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秦巴山区发挥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和作用。文章探讨建立秦巴山区保护和发展生态型经济区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逐步建立秦巴山区生态区域功能规划政策体系、补偿出资主体责任政策体系、绿色产品标识认证政策体系和产业置换政策体系,使秦巴山区生态型经济区建设因政策支持而产生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综合效益评价——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 [J].
赖亚飞 ;
朱清科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03) :219-223
[2]   湿地退化的外部性成因及其生态补偿建议 [J].
邓培雁 ;
刘威 ;
曾宝强 .
生态经济, 2009, (03) :148-150+155
[3]   生态环境建设对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贡献实证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庞英 ;
叶依广 ;
张全景 ;
高艳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6) :100-103
[4]   中国流域环境综合管理 [J].
包晓斌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1) :50-55
[5]   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初探 [J].
吴人坚 .
生态经济, 2001, (01) :1-3
[6]   秦巴山区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J].
席恒 ;
郑子健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1) :136-141
[7]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D]. 赖亚飞.北京林业大学 2007
[8]  
我国完成退耕还林3.64亿亩. 丁文杰. http//www.gov.cn . 2007
[9]  
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 张旭东,刘铮. http://www.china-gate.com.cn . 2006
[10]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研究综述. 曾贤刚. 生态环境与保护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