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社会资本与项目“抓包”——来自贫困地区的新证据

被引:13
作者
殷浩栋 [1 ]
宁静 [2 ]
李睿娟 [1 ]
汪三贵 [1 ]
郭子豪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2]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3] 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
关键词
村级社会资本; 项目制; 抓包; 信任; 参与;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8.05.002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323.9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结合一个乡镇扶贫项目分配的案例以及11省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村级社会资本与项目"抓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关系侵蚀了项目制的技术理性治理逻辑,使村级社会资本成为影响项目"抓包"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信任环境与较高的政治参与度,既能平衡村内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以达成共识,又能降低项目实施的交易成本,在项目资金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这种影响在西部地区和非贫困村表现更明显。因此,完善赋权机制、强化经济联结是积累村级社会资本的可选途径。本文的研究证实了项目与村庄的对接具有普适性的运作逻辑,且为理解项目制所形成的基层治理机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选择性治理:精准扶贫中乡镇政权行动逻辑的组织分析 [J].
朱天义 ;
高莉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 38 (01) :212-216
[3]   乡村社会资本、收入水平与农户参与农村环保公共品合作供给——基于分层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刘春霞 ;
郭鸿鹏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 (11) :56-65
[4]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以欠发达地区J村养殖污染为个案 [J].
杜焱强 ;
刘平养 ;
包存宽 ;
苏时鹏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4) :101-112+157
[5]   项目制实践与基层治理结构——基于中国南部B县的调查分析 [J].
李祖佩 ;
钟涨宝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8) :2-14
[6]   结构性贫困与精英俘获 [J].
邢成举 .
团结, 2016, (04) :14-16
[7]   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项目的运作困境及其解释——以华北W县的竞争性项目为例 [J].
许汉泽 ;
李小云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4) :49-56
[9]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J].
李祖佩 .
社会, 2016, 36 (03) :16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