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的世界观:《第三次工业革命》方法论探源

被引:3
作者
周嘉昕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
[2]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心
关键词
里夫金; 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能源机制; 熵的世界观;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3.02.023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里夫金在可再生能源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意义上提出了一种对于"新经济模式"的未来预测。其中融合了他在《欧洲梦》、《工作的终结》等著作中已经提出的相关思想,并在方法论上贯彻了《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中提出的"能源机制决定论"观念。在具体的政策建议层面上,里夫金的著作不失其思想价值,但在理论方法的考量中,《第三次工业革命》暴露出其自身的困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言,这是值得认真对待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21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欧洲梦.[M].(美)杰里米·里夫金(JeremyRifkin)著;杨治宜译;.重庆出版社.2006,
[2]  
工作的终结.[M].(美)杰里米·里夫金(JeremyRifkin)著;王寅通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  
熵: 一种新的世界观.[M].(美)里夫金(Rifkin;J.);(美)霍华德(Howard;T.)著;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