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集体上访的发生机理:实证研究

被引:36
作者
郑卫东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民; 集体上访; 利益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本文认为 ,改革开放使得乡村利益主体显著分殊化 ,基层政权在“压力型”体制下 ,借助乡村“准行政性”体制加大了对农民税费的征收规模和征收力度 ,乡村干部的“赢利性经纪”行为凸显。改革提高了农民的利益主体意识 ,却没有给农民提供足够有效的制度化利益表达空间 ,乡村利益冲突激化。村民对基层政权的信任感降低 ,农民开始把维护自身权益的目光投向上级公共权力机关。正在重构的乡村“文化网络”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村落研究:解说模式与社会事实 [J].
兰林友 .
社会学研究, 2004, (01) :64-74
[2]   村民自治与国家重建 [J].
吴理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04) :42-47
[3]   现代化视野下村落家族势力的复兴:寄生性的再生长 [J].
李明照 .
社会科学辑刊, 1999, (02) :39-44
[4]   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J].
童庐 ;
吴从环 .
天津社会科学, 1998, (04) :70-74
[5]  
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新密市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机制的调查研究报告[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7(04)
[6]  
文化、权力与国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杜赞奇(PrasenjitDuara)著, 2003
[7]  
新乡土中国[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著, 2003
[8]  
岳村政治[M]. 商务印书馆 , 于建嵘著, 2001
[9]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科斯(Coase,R.H.)等著, 1991
[10]  
当代中国农民的集体维权行动. 郭正林.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