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建构及其价值创造效应——来自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30
作者
徐宁 [1 ,2 ]
徐鹏 [1 ]
吴创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2] 山东省协同创新软科学研究基地
关键词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 价值创造效应; 中小上市公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3 [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3 ;
摘要
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基于静态视角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已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实践的需要。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技术创新的动态整合模型,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阐释,继而运用我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构成维度及其价值创造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与转化能力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技术创新的动态能力;具有较强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中小上市公司,其公司绩效与成长性要明显高于一般公司;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越强,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及成长性越好,即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对于企业价值创造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技术范式转变期大企业如何衰落——动态能力视角 [J].
徐思雅 ;
冯军政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10) :31-38
[3]   技术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以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J].
杨蕙馨 ;
王嵩 .
东岳论丛, 2013, 34 (02) :106-111
[4]   基于DEA方法的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J].
张琳 ;
黄艳艳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04) :67-72
[5]   控制权激励双重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徐宁 ;
徐向艺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0) :109-121
[6]   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企业创新效率——来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 [J].
顾群 ;
翟淑萍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2, (05) :73-80
[7]   “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 [J].
吕一博 ;
苏敬勤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 (08) :58-64
[8]   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J].
宁连举 ;
李萌 .
科研管理, 2011, 32 (03) :51-58
[9]   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理论与实证 [J].
郑素丽 ;
章威 ;
吴晓波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3) :405-411+466
[10]   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J].
陈晓红 ;
李喜华 ;
曹裕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9, 30 (04) :91-98